找工作,聘人才,请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市场来!

您当前的位置:

安康人才网 > 新闻资讯

民本民心,聚智聚力 ——安康人社70年事业发展回眸

作者:法规科   更新时间:2019-10-08 13:12:06   来源:安康市人社局   点击量:53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康市人社事业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开拓进取,人社事业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民生保障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架,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

不断探索就业创业体制,就业创业局势持续稳定

70年来,安康坚持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发展思路,相继采取介绍就业、以工代赈、统包统配、计划招工、就业安置和就业推荐等措施,由过去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单位招工的就业渠道变为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多种就业渠道,解决了一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城镇待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业问题。

2007年6月4日年时任省委书记赵乐际视察安康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2018年6月14日,省委书记胡和平到紫阳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调研技能脱贫工作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康市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失业率由1979年的5.8%下降到2018年的3.2%以内的较低水平。职业培训取得较大发展,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体系初步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加大。就业培训人数由1979年的99人增加到2018年的8.6万人;挖掘培育能工巧匠15011人,1名高技能人才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技能培训以修脚师订单式培训为突破,形成了“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培训基地+就业安置”的政校企合作培训“安康模式”,安康技能脱贫模式正在走出陕西、走向全国。创业就业载体遍布城乡,创业平台建设多点开花。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45家;建成安康创客学院、安康大学生创客公寓,培育“信用乡村”11个;“市长·创客手拉手”全国首创;2017年12月,安康市成功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实现了安康就业创业工作“全国有名、全省领先”目标。

 

1988年在劳动服务公司车间开展缝纫培训

 

2018年汉阴天利环宇毛绒玩具厂房车间开展缝纫工培训。

 

2017年“圆梦安康”创客大赛 启动仪式

 

市长.创客手拉手活动现场

 

市人社局局长汪小卫到“远元集体”调研技能培训工作

紫阳“修脚师”培训学员学习修脚刀法课程

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覆盖城乡范围不断扩大

70年来,安康市坚持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的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五大社会保险全覆盖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由单一层次向多层次保障体系的转变,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社会保险需求。

 

2019年社会保险宣传走进工地,走进扶贫车间活动

 

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五个不出村推进会

从1986年起步至今,安康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9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从1995年开展试点,到2014年全国改革至今参保11.4万人,参保率达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2011年起步至今参保159万人,参保率99.7%;失业保险10.6万人;工伤保险15.5万人;医疗保险42.3万人。五大险种、七类保险已惠及全市243万城乡群众。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认真落实阶段性降费、社保补贴、援企稳岗等扶持政策,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及时足额兑付各项待遇,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续实现“十五年调”和“四年调”。“互联网+人社”全面启动,着力实现人社领域信息互联互通,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多,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了“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为促进地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保卡服务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健全

70年来,安康市始终坚持“人才强市”原则,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吸收干部的方式从接收大中专学生分配等方式招录正式干部外,轮换干部、合同制干部、聘用制干部也是干部吸收录用的有效方式,直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用人理念的确立后,公开招考、凡进必考已成为当今录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新方式和主渠道,保证了进人的质量关。

专家工作站揭牌

自1978年国家恢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以来,安康市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专业技术人员从1980年的6800余人发展到目前的41897人。同时,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培养和选拔了一批高层次人才。目前,共建成市级院士工作站9个、创新专家工作站22个、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3个,各类在职专家101人。劳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始终坚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基本确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不同特点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1949年,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152元,全市非私营单位;2018年,全市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到59476元,是1949年的391倍。

 

2018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招聘会

劳动维权力度不断加大,劳动关系保持和谐稳定

70年来,安康市始终坚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单位发展相统一,劳动关系自主协调和政府依法调解相结合,建立了市县镇三级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在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稳定劳动关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2019年4月23日国务院考核组来安实地考核2018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在御华城东盛.澜悦湾项目部与农民工代表亲切交谈。

 

2018年11月全省调解组织建设现场会在安康市召开

安康市探索总结出了“三互动·五个零”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模式,建立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综合示范国家级试点1个、省级试点4个、市级试点10个。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力度,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相继出台《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作支付保障实施办法》《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措施。2013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劳动巡查企业1.9万家,涉及35万人,劳动保障检查机构共受理工资拖欠案件1千余件,为3.7万人追回拖欠工资4.7亿元,劳动仲裁和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推广新社区工厂扶贫模式,打造就业扶贫安康品牌

当前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安康市人社工作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引领,大力推动发展“新社区工厂”,让搬迁农民“搬得出、有产业、稳得住、能脱贫、易融入”,实现了从“输血型”扶贫到“造血型”脱贫的华丽转变。

 

2018年3月3日,紫阳县人社局举行欢送仪式,欢送首批18名残疾人从紫阳高客站乘坐大巴前往江苏省常州市就业

 

市人社局局长汪小卫到毛绒玩具文创企业实地调研

毛绒玩具生产现场

 

6月5日,中国·陕西安康首届 “鎏金铜蚕杯”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圆满落幕。

安康市结合实际、大胆创新,打造的“毛绒玩具新社区工厂就业扶贫模式”、“紫阳‘产业就业’融合培训模式”、“白河县‘就业+创业+产业’融合培训模式”、“旬阳县‘村级劳务扶贫服务公司’模式”等4项就业扶贫模式,先后在全省推广示范,尤其是紫阳技能培训模式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荣誉,并列入全球减贫案例榜首。新社区工厂加速推进,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从无到有、由少到多,迅速聚集、蓬勃发展。从2018年1月23日安康首只毛绒玩具诞生,到现在全市已建新社区工厂390家,吸纳就业16724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294人;毛绒玩具文创企业已投产152家,就业总人数7790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059人,日产毛绒玩具25万只以上,实现产值6.13亿元;出台促进毛绒玩具产业发展的6条措施,紧盯毛绒玩具产业转移,实施全产业链招商,全国各地300多家毛绒玩具企业前来安康考察,一批毛绒玩具行业巨头落户安康;“新社区工厂贷”有效破解融资难题,已为62家企业发放贷款5124万元,覆盖了135个新社区工厂;在安康成功举办首届毛绒玩具创意设计国际大赛和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发展高峰会,共收到国内外设计作品2130件,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在扬州召开

获 得 荣 誉

 

安康市人社局获得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市人社局局长汪小卫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荣誉奖牌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70年来人社工作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为安康突破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安康“新社区工厂”模式,入选“全国精准扶贫十佳典型经验”和“中国改革十大案例”,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多次深度报道。

安康人社工作被评“陕西省人社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人社系统2014-2016年度优质服务窗口”、“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并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回望过去,欢欣鼓舞;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安康人社工作又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努力开创人社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西北经济强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