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聘人才,请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市场来!

您当前的位置:

安康人才网 > 新闻资讯

安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问答

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20-02-20 16:40:29   来源:安康市创业就业服务中心   点击量:78

1.安康市高校毕业生近几年就业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椐统计,近几年安康籍高校毕业生每年约1.7万人左右,每年回安康报到的占50%,约7000-8000人,报到登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别是:机关事业单位15%、企业50%、自主创业1%、灵活就业34%。

2.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毕业生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

3.什么是《就业报到证》?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我省高校毕业生办理报到不受时间限制,即来即办。

4.高校毕业生报到登记的流程是什么?

安康籍生源或户籍的高校毕业生回安报到登记,需持身份证、《报到证》到安康市人社局或入学前户籍地人社局办理信息录入,毕业生可通过电脑或手机登录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系统(http://1.85.55.147:8080/sxgxbys/ind),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进入系统,输入有关信息后提交即完成个人信息录入,办理报到登记。

5.毕业生档案如何保管

高校毕业生到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由单位直接接收、管理档案。到无档案管理权限的单位(私营、外资企业)就业的,可由就业地公共人才服务机构提供档案管理服务。高校毕业生离校时没有就业的,由本人持身份证、毕业证、《报到证》、两张1寸照片、密封完整的学籍档案到户籍地人社部门办理免费委托保管档案手续。档案不允许个人保存。

6.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有哪些?

(1)浏览各类就业信息网站,包括中央有关部门主办的全国性就业信息网站、地方有关部门主办的就业信息网站、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及校内bbs求职版面、其他专业性就业网站等;

(2)参加各类招聘和双向选择活动,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各地、学校、用人单位等相关机构组织的各类现场或网络招聘活动;

(3)参与校企合作实习,包括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活动;

(4)查阅媒体广告,如报纸、刊物、电台、电视台、视频媒体等;

(5)他人推荐,如导师、校友、亲友等;

(6)主动到单位求职自荐等。

7. 主要有哪些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

(1)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属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等,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档案管理、就业援助、就业与失业登记或求职登记等各项公共服务。此外,还定期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比如每年5月“民营企业招聘周”、每年9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每年11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2)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

目前,各省教育部门、各高校普遍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咨询、用人单位招聘及实习实训信息、求职技巧、职业生涯辅导、毕业生推荐、实习实践能力提升和就业手续办理等多项就业指导和服务。

(3)职业中介机构

主要包括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经营性机构,政府鼓励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对为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服务并符合条件的职业中介机构按规定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8.安康市主要的求职招聘网站有哪些?

安康本地的主要求职网站有:安康人才网www.akrc.cn、安康市人力资源市场官方微信平台akrcsc、安康市人社局网站http://rsj.ankang.gov.cn/和“安康人社APP”及各县区人社局官方网站。

9.哪些毕业生能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政策是什么?

毕业年度和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中职及以上毕业生,以及16至24岁失业青年,可向人社部门申请参加3至12个月的就业见习,见习期间每月享受1200元的生活补贴,并由人社部门统一为见习生购买每月25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已参加过就业见习的人员不得重复见习。

10.毕业生如何参加就业见习?

(1)毕业年度在校生持身份证、学生证、学校介绍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持身份证、毕业证,失业青年持身份证、就业创业证向人社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写《就业见习登记表》。人社部门根据见习生专业和意愿,推荐见习单位。

(2)毕业生与见习单位签订《见习协议书》,并提前3-5个工作日将《见习协议书》送至人社部门,由人社部门统一为见习毕业生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毕业生进入见习单位上岗见习。

11.哪些毕业生可以申请求职创业补贴?

市内普通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在毕业学年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城乡低保家庭、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特困人员中的毕业生,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六类毕业生,每人发放一次性10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由毕业生向所就读院校提出申请,经人社部门审核后发放。具有多重身份的毕业生不得重复享受。

12.哪些毕业生可以申请社会保险补贴?

离校2年内实现灵活就业或毕业年度自主创业、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高校毕业生,可向人社部门提出申请,按实际缴纳社保费的三分之二享受不超过2年的社会保险补贴。

13.毕业生能否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毕业学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以参加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的就业技能培训活动,提升就业能力,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

14.毕业生可以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吗?

被认定为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可以优先用各级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进行兜底安置,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在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

15.哪些高校毕业生属于就业援助对象?

零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困难少数民族毕业生及长期失业青年,可向人社部门提出申请,享受“一对一”个性化就业帮扶。

16.毕业生可以参加创业培训吗?

有创业意愿的毕业学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以参加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的创业培训活动,学习创业技能,提升创业能力。

17.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

(1)创业培训。鼓励有创业意愿的毕业学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的创业培训活动,学习创业技能,提升创业能力。

(2)一次性创业补贴。成功创业的毕业年度和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且所创企业或从事个体工商户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可按规定向人社部门提出申请,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

(3)创业担保贷款。在我市创业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向创业所在地人社部门提出申请,享受期限不超过3年、个贷不超过15万元、合伙创业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小微企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贷款不超过30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财政贴息。

(4)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毕业5年内在我市创办公司制企业的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及在校硕(博)士,可按规定向创业所在地人社部门提出申请,享受3年免息、个贷不超过10万元、合伙创业不超过50万元的创业基金贷款。

(5)税费减免。创办企业、从事个体经营或网络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向创业地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按规定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费减免政策。

(6)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创办实体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入驻我市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享受1-3年的租金减免,并免费获得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18. 陕西安康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入驻条件是什么

陕西安康大学生创业孵化园位于安康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2一4楼,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有45个创业孵化间。

(1)申请对象:年龄40周岁以下、有创业意愿的普通全日制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创业项目成熟,无违纪违规和诚信不良记录。 

(2)创业实体:初创未注册登记项目或登记注册2年内的创业项目。

(3)创业项目: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潜在效益好的科技创新类、文化创意类、技术研发类、现代服务类创业项目可优先申请入园创业。

19.申请进驻陕西安康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的流程是什么?

(1)提出申请:有意入园的创业人员向陕西安康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孵化园管理办公室)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表、项目资料、各种证书等相关材料。

(2)项目受理:孵化园管理办公室受理申请,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初审。

(3)项目评审:孵化园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或评审。评审后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合格后,确定为入孵项目。

(4)签署协议:孵化园管理办公室根据专家论证或评审意见,确定符合入园条件的创业企业或创业者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签署入驻协议。

(5)正式入驻:创业企业或人员正式入园创业。

20.入驻陕西安康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有哪些扶持政策?

(1)入园创业大学生在3年孵化期内,享受创业用房房租减免政策;

(2)入园创业大学生,可享受最高2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创业的,可享受最高60万元小额担保贷款,贷款期限为2年,可展期一年,展期内利息支出财政不予负担;

(3)入园创业大学生领取本市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从就业专项资金中给予每户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对积极申请注册商标的入园企业,每获得一个注册商标从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中给予5000元奖励;

(4)驻园期内,按期缴纳的地税数额,从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中给予等额奖励;

(5)入园企业按规定享受税费减免、见习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