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未知 更新时间:2020-04-08 14:43:34 来源:市人社局 点击量:56
汉滨区紫荆镇首家社区工厂正式投产运行
4月2日,汉滨区紫荆镇首家社区工厂正式投产运行,市委网信办、汉滨区人社局、区搬迁办有关领导参加投产仪式。
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落实汉滨区区委、区政府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措施,紫荆镇党委、政府针对集中安置社区实际情况,通过区人社部门牵线搭桥,并负责提供厂房、内部装修、设备引进、员工招聘等措施,引进了陕西康润美工艺品有限公司在紫荆镇小沙坝社区建立了社区工厂,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已吸纳30余人在工厂就业,人均月收入预计达2500元以上。
据悉,小沙坝社区工厂成立后,紫荆镇将会继续强化工厂硬件建设,推动规范管理,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宣传引导,以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社区工厂的建成投产,将为受疫情影响尚未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有效促进全镇搬迁群众和富余劳动力增收,逐步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脱贫”的目标。
紫阳:蒿坪镇王家河村组织企业集中收购新茶
最近几天,王家河村二组的雷吼沟里异常的热闹,每天下午4点钟,制茶厂的收茶车都会准时开到这里集中收购春茶。当面看品相定价格、现场称斤两付钱款,从山上采摘的鲜茶下到沟口就变了现钱、茶农们笑的合不住嘴。张永祥是村上的茶叶大户,有30多亩茶园。最近天气好,芽头茂的快,他凌晨5点多就顶着头灯进茶园,请了多人帮忙摘茶,忙得不可开交。他说:“现在好了,村上组织的收茶车开到了茶园边,卖茶省时又省力,价格还比镇上的贩子给的高的多。”说起收茶车,张永祥直竖大拇指。
茶叶产业是王家河村的传统产业,全村约有800余亩茶园。以前到了采摘季,都是茶叶贩子到村上零星收购,收多收少、收高收低全凭茶叶贩子说了算,有时候价格低到几块钱,茶农们觉得不划算,茶叶采到4月中旬就没人摘了,不仅造成了很大浪费,茶农收益也上不去,茶农们发展茶叶产业的信心更不足。
今年年初,驻村四支队伍召开多次会议,集中研判转思路,认真谋划调结构,多措并举促增收。一方面按照“山上茶河边塘”的思路,既坚定信心稳步发展茶叶产业,又创新谋划推进水产养殖项目,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另一方面强化产业帮扶,优化跟进服务,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资金的撬动作用,与闵秦茶厂、康兮寿兮食品厂等企业对接,建立带贫益贫机制,组织制茶企业到村上集中收购鲜茶。同时,入户宣讲产业到户政策,组织举办春茶采摘技术培训,规范茶叶采摘技艺、标准,提高鲜茶质量。他们提出茶叶企业集中到村收购的措施,通过集中到村收购,既统一规范了茶叶市场,稳定了收购价格,又增强了茶农信心。茶农陈道新说:“今年有疫情,开始还担心茶叶卖不出去、也卖不起价,现在销路打开了,摘茶的劲都更足了。”
据初步统计,截至清明前,2家制茶企业已集中在王家河村收购鲜茶1万余斤,平均收购价格要高于本地市场价格5到10元,仅此一项,全村茶农户均收益达3000元。清明节过后,茶叶长势加快,集中收购还将持续进行,驻村四支力量还将继续在产业发展上发力,转思路、强服务,抓落实,用茶叶、水产等富硒特色农产品铺就村民增收致富的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