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聘人才,请到安康市人力资源市场来!

您当前的位置:

安康人才网 > 新闻资讯

稳稳地就业 满满的幸福 ——安康市多措并举、全力以赴“保居民就业”

作者:冯勋 廖安渝   更新时间:2021-01-06 11:37:50   来源:安康市人社局   点击量:57

就业是最大民生,一头关乎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居民 “饭碗”,唯有就业稳当,收入保障,群众生活才有了“定心丸”。

2020年以来,安康市人社部门积极应对新冠疫情给经济发展和就业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立足本地实际,落实政策稳就业、多措并举扩就业,深化服务促就业,重点帮扶保就业,全力以赴把牢就业基本盘,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 

落实政策“稳好岗”

及时出台的纾困惠企稳岗返还政策,真是雪中送炭,帮助我们企业渡过了3 -4月最艰难的时间,让企业在疫情好转时较快地恢复起来。”陕西安康泸康酒业公司工会主席唐云在谈起稳岗返还政策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安康本地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更经受不住“拖”。市政府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9条政策、农民工返岗复工7条意见和援企稳岗20条措施等一揽子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岗位措施出台后,该市人社部门迅速启动“快办行动”,梳理简化各项政策的办理程序,印制《创业就业惠企政策服务指南》,在线上线下广泛开展宣传,将最优惠的政策“第一时间”送到企业手中。聚焦劳动密集型重点企业,派出“人社专员”深入到企业开展对接服务,摸排实际困难,从用工保障、贷款优惠、社保降费、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多个方面为复工复产、返岗就业提供支持保障。

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稳就业工作专班”,组建QQ群、微信群,互通信息,优化程序,主动与税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联系,共享企业经营信息。通过数据比对筛选出符合条件企业名单,主动上门服务,实现了由“被动服务等企业”到“主动上门找企业”的转变。疫情期间,申报稳岗补贴的企业只需将相关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财政、税务、人社部门网上联审后,返还资金即可直接拨付企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惠企的政策落实,尽快实现了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恢复发展,社会循环起来了,对餐饮企业而言就是最大的利好。” 安康市睿智餐饮公司人事经理汪家能说。疫情期间,他们企业不仅没有裁员,而且伴随着餐饮消费需求的不断上升,还在常态化招人,也推动着外卖、快送等就业新业态不断延伸、壮大。

惠企稳岗政策,稳住的不止是岗位,更是人心,返还的不止是资金,更是信心。惠企政策的“红利”润泽企业,孕育出经济发展、充分就业的勃勃生机。截止2020年11月底,累计拨付就业资金2.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企业稳岗位、扩就业。落实疫情期间吸纳各类就业岗位补贴、社区工厂防疫物资补贴1502万元。向全市809户符合条件的企业返还稳岗资金8324.9万元,惠及企业职工3.1万人。累计减免缓征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费3.02亿元,惠及企业3588户。全市共投放新社区工厂贷8924万元,带动就业784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92亿元,带动就业6281人。 

搭好就业“增收桥”

就业是双向选择,要实现“好就业”与“就好业”完美统一,就业岗位与劳动者的精准对接必不可少。针对疫情期间企业“招不来人”与劳动者“走不出去”的两难困境,该市组织对122个村开展返乡农民工数据监测,实名制核查登记农民工108万人。探索实施 “村级劳务公司+用工企业+贫困劳动力”运作模式,全面摸清劳动力“家底”,分类统筹供给侧资源,同时,依托苏陕协作、西安对口帮扶机制,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劳务合作,动态搜集用工企业需求,及时掌握需求侧动态,全面推行网上招聘和远程面试等线上“春风行动”,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云端送岗”,实现了劳动力从出“家门”到进“厂门”的精准对接。全市已组建村级劳务机构1527个,与省内外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单位2800余家。

采取“点对点、一站式”包客车、包专列的方式开通返岗复工直通车,累积组织输送438批、2.5万农民工返岗和外出就业,拨付“点对点”跨省劳务输出农民工包车补贴385.41万元。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62.1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7万人。结合安康群众爱逛夜市的生活习惯,推出“人才夜市”和“时时送岗 天天招聘”新模式,将招聘会放进人口集中的商业区,让招聘者像摆地摊一样亮岗位,求职者像逛夜市一样找工作,既提升求职体验,又助推夜市经济。累计举办“人才夜市”16场次,提供岗位1.7万个,发布各类招聘信息800余条次,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

针对无法外出的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新社区工厂就业模式”,引导群众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截止12月底,全市累计建成新社区工厂共计763家,创造就业岗位2.5万个,成功吸纳就业21705人,其中贫困人口6323人。新社区工厂年总产值达到41.38亿元,2020年累计出口创汇 3.59亿元。

利用国庆假期,邀请91家就业创业扶贫基地代表,将320种优质农产品、手工艺品、毛绒玩具等进行集中展销,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柜台子”,鼓起贫困群众的“钱袋子”,活动期间共实现销售收入230万元。

重点帮扶“一对一”

没有想到刚辞职返乡,政府就推荐了就业岗位,我也要为家乡旅游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石泉县池河镇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胡朵朵,2020年7月从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毕业。为了照顾家人,在西安短暂务工后返回家乡,如今被安置在池河镇人民政府并派驻到居住地所在的双营村从事旅游开发和文书档案工作。

“脱了贫,还要乡村振兴,镇上、村上都想把旅游产业再做大,这女娃是本村人,又是旅游专业,这个岗位推荐的合巧的很。”双营村村主任说起县人社局推荐胡朵朵的就业岗位,是赞不绝口。

摸排、关注、对接、帮扶像胡朵朵这样的就业重点人群,始终是突出抓好的重点。一年来,该市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贫困劳动力等重点就业人群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 助推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开展返安毕业生就业状况排查,建立就业帮扶台账。结合个人实际及就业意愿,给予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岗位信息,帮助推荐就业。通过扩大招考招聘范围、召开专场招聘会、强化公益岗位兜底、组织就业见习“过渡”,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指导和项目孵化支持等措施,千方百计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据统计, 2020年安康籍生源应届毕业生16978人,截止12月底,全市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招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共计招录招聘2630人,累计征集就业见习岗位4297个,组织就业见习1737人。已回安报到登记9665人中已实现就业89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1866人全部稳定就业,实现了一个不漏就业“清零”,返安高校毕业生跟踪回访率100%、就业帮扶率100%。

采用“定向岗位招聘一批、开展培训就业一批、专场招聘会就业一批、支持创业就业一批”的办法,助推退役军人实现就业。举办退役军人富硒产业(富硒茶)培训班1期,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15场次,组织350家企业参与,筹措3669个适合退役军人就业岗位进行推荐对接,助推退役军人充分就业。累计开发20770个扶贫公益性岗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通过职业指导、职介推荐、社区工厂务工等方式,帮扶8222名未脱贫贫困劳动力、16.08万名易地搬迁贫困劳动力都有事干、有钱赚, 19.6万个贫困家庭中至少一人实现稳定就业。

截止12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957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231,失业人员再就业7223,登记失业率3.63%

就业有术“底气足” 

2020年8月,在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中,该市选手王荣荣代表陕西省勇夺全国家政服务项目金牌,实现了陕西省全国技能大赛金牌“零突破”。凭借一双技能手,平凡的岗位同样干出别样精彩。

从就业有门路到就业有技术,技能就业让劳动者的就业路越走越宽,高技能水平的技术工人成为了招聘会上的“香饽饽”。

一年来,坚持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作为应对疫情不利影响、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适当降低培训门槛,进一步简化申报审核流程,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和资金拨付进度,为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发挥积极作用。

探索推广“产业、创业、就业”三业融合的贫困劳动力培训“白河经验”,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推进技能培训进工厂、进校园、进社区、进村组。先后组织“世界青年技能日省级分会场暨毛绒玩具缝纫工技能大赛”、“第五届烹饪服务技能大赛”,启动了第二届金州工匠评选,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技能就业氛围。特别是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将新社区工厂、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业人员以工代训作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主抓手,努力实现员工劳动技能提升、企业实在“获利”的双赢效果。截止12月底,累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3988人次,其中企业职工、重点群体培训68205人(含线上培训23592人、百日农民工免费线上培训8854人),以工代训55783人,以工代训支出补贴(含预拨)8858.503万元,技能培训补贴1.32亿元。

“就业有术底气足,巧手换来高薪水,技能就业心敞亮,幸福日子似水长。”人群全覆盖、培训全方位的技能培训促就业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安康劳动者有了一技之长,居民手中的“饭碗”也越端越稳、越端越牢。